钢坯及成材:上周末唐山及昌黎地区部分钢厂普方坯涨30元,报3190元,出厂现金含税。
截至3月3日,秦皇岛港库存上涨至607万吨,基本可以达到年初水平。从价格上来看,相对2月份,产地和港口煤价均有一定回落,产地价格下降主要是煤矿增产数量,产量得到一定释放,以及价格高位,下游接受程度较低,理性回落。
随着上游产地煤炭释放,发往港口数量增加,北方港口及电厂补库暂时告一段落,市场也将逐渐趋向平稳。截至3月3日,沿海六大电厂库存1769.03万吨,日耗45.6万吨,可用天数38.79天。当前煤矿复产情况:截至3月2日,鄂尔多斯全市累计生产煤矿159座,总产能5.5亿吨,其中当日复工复产煤矿2座,产能0.01亿吨。中间环节库存充裕,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市场信心,市场交易趋于理性,加上港口拉运仍以煤电企业长协为主,间接带动市场价格趋于平稳,短期内现货煤价涨跌均乏力。港口因下游企业复工不及预期,工业用电需求疲软,加之港口库存低位回升,供给增加优于需求释放,实际成交较少,贸易商报价弱势维稳。
但民营煤矿生产复工相对缓慢,部分煤矿复产之后因工人无法返岗煤炭产量维持中低位水平,供给相对偏紧,价格稳中有涨,整体价格相对2月份前期高价均有所回落。截至3月3日,鄂尔多斯(CV5500)动力煤主流坑口价含税价365元/吨,陕西榆林(CV6000)动力煤主流坑口含税价475元/吨,秦皇岛港(CV5500)动力煤平仓价571~575元/吨左右。据了解,截至2月21日,山西焦煤集团共有47个生产矿井、28座选煤厂复工复产,日产原煤量约27万吨、精煤量13万吨,基本恢复到正常生产水平。
疫情无情,山焦有情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2月12日至21日,山西焦煤集团陆续收到来自武汉钢铁公司、华能武汉发电公司等16家钢铁、电力、建材企业的感谢信,对山西焦煤集团在疫情期间给予的帮助和支持表示诚挚感谢。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山西焦煤集团积极谋划,具备生产能力的矿井想方设法提前复工复产。据了解,1月1日至2月20日,山西焦煤集团共向用户供应优质煤炭1127.5万吨。另外,山西焦煤集团为首钢集团组织水运西曲主焦煤6万吨,为迁安中化增加古交矿区焦煤,帮助首钢集团渡过了难关
1月27日至2月20日,开滦集团累计生产原煤171.42万吨、精煤50.46万吨、焦炭33.29万吨。同时,开滦集团组织劳动用工向一线倾斜,确保重点岗位、关键岗位不空岗不缺员,化解了疫情对集团生产经营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
截至目前,唐山区域主要生产单位复工复产率已达100%。在全力组织好生产的基础上,开滦集团加强与长协用户、铁路部门等各方沟通协调,准确掌握用户需求变化、交通运输情况,综合协调各矿井生产,合理调配煤炭发运流向和节奏,确保疫情防控期间重点电力、钢铁长协用户煤炭需求。2月以来,该集团重点电力长期协议用户合同兑现率完成115.8%。春节假期前,开滦集团成立了以集团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确定了节后复工复产工作方针,制订完善了疫情排查报告、应急预案、复产复工及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防控包保、履责追责问责等12项防控管理制度。
根据节后各区域员工大量返岗复工的实际,开滦集团加强重点人员排查管理,除了对所在社区两周内有确诊或疑似病例、与已经确诊或疑似病例有接触、两周内有不明原因发热等六类人员从严从细重点排查外,还为每一名重点人员免费安排肺部CT排查鉴定。连日来,开滦集团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第三层次是一些起步较晚的煤矿、小煤矿和历史包袱较重的煤矿,受限于对双重预防机制的重视程度不够、理解存在偏差或人才不足等原因,虽或多或少开展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但在实际安全管理中并未有效运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2019年,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083,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双重预防机制若不根据风险实际变化情况不断完善,必将失去其生命力。有些煤矿谈起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时表现得非常重视,但实际却没有太多具体的措施,在风险分级管控方面尤其突出。
四是通过明确组织机构与各级责任,解决口头和行动不统一的问题。三个不统一,即双重预防机制理解不统一、口头和行动不统一、长期和短期运行不统一。
很多煤矿将其理解成两个独立部分,导致风险和隐患形成两张皮。双重预防机制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风险和隐患数据,通过信息化手段不断完善风险和隐患数据库,提高业务流程效率,能够支持双重预防机制的运行和持续改进。风险和隐患是一个相互关联、互相促进的、不断提升的有机整体。口头和行动不统一,严重影响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质量,使其有沦为形象工程的危险。不少煤矿对双重预防机制的认识、理解、应用、与企业原有管理结合、信息平台建设与使用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影响了双重预防机制在煤炭行业进一步深化应用,导致其真正的潜力没有得到发挥。因此,总结煤矿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对处于第三层次的煤矿,甚至对推进全国煤炭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八个支点,即一是通过培训工作,理清风险和隐患的基本概念,解决风险和隐患两张皮问题。八个支点则是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原则的基础上,支撑整改建设流程,确保每个建设阶段都科学合理,有效解决了三个不统一和三个两张皮问题。
2017年,双重预防机制开始全面建设,煤矿死亡人数从2016年的538人降到375人,2019年又降到316人。近一年来,研究中心对辅导、调研的500余处煤矿进行分析,将全国煤矿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水平大致分为三个层次。
两个统领作为基础,既规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原则,也规范了建设流程。第一层次是一些以顶层设计为指导的大型煤炭集团,如兖矿集团、阳煤集团、同煤集团等,无论是风险辨识、风险管控还是隐患闭环管理的质量均比较高,能够实现集团管控。
两个统领是指企业应遵循一系列基本原则和科学的建设流程。五是通过风险管控清单和任务,解决有辨识、无管控,长期运行难落地的问题。(作者系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有些煤矿建立的双重预防机制只考虑当前情况,缺乏对实际情况变化的考虑。
三是结合企业的个性化安全管理流程,解决建设和应用两张皮问题。信息化建设是双重预防机制有效运行的关键之一。
其基本原则包括四个必须,即风险辨识必须全覆盖、风险隐患必须明确划分、流程设计必须闭环、制度设计必须有考核。目前,二八建设法已在山东省和山西省诸多煤矿应用,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长期和短期运行不统一。三个不统一和三个两张皮现象在很多煤矿中都或多或少存在,极大影响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和运行效果。
当前存在问题较多的煤矿为起步较晚的煤矿、小煤矿和历史包袱较重的煤矿,表现为三个不统一和三个两张皮现象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提出以来,煤炭行业积极落实、应用,收到了显著效果。第二层次是一些大型、新建以及管理基础好的煤矿,这些煤矿员工素质较高、装备和技术水平高,双重预防机制和企业的安全管理实际能够融合,运行较为顺畅。双重预防机制理解不统一。煤矿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水平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煤矿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和运行的现状是其在煤矿应用效率进一步提升的基础。
2019年10月12日,二八建设法在山东能源新矿集团翟镇煤矿召开的山东煤矿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现场推进会上做了重点推介。我们调查发现,不少煤矿建了两套体系,风险和隐患相互独立,这显然和双重预防机制的要求背道而驰。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简称研究中心)通过应用研究和企业调研等方式,对当前这项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在煤矿的深层次应用。三个两张皮,即风险和隐患两张皮、系统和管理两张皮、建设和应用两张皮。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虽然已提出4年,但很多煤矿负责人及专家对其理解仍不相同。八是通过双重预防机制实现动态更新,解决双重预防机制持续运行的问题。